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道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道面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表面微裂纹、起砂、起皮、蜂窝、麻面等。这些病害不仅影响了道面的美观,还会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及时修复混凝土病害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解决混凝土病害问题,我们推荐一种高效的快速结构修补料。该修补料以水泥为基础结合剂,采用高强度材料(石英砂)作为主骨料,辅以高分子胶粉、减水剂、早强剂、膨胀剂、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它具有特高早期强度和终度,能够满足混凝土快速修补的要求。修补后2-3小时内即可通车,大大缩短了修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除了快速修复的特点外,该修补料还具有补偿收缩、抗裂性好的优点。它能够有效地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道面的耐久性。同时,该修补料不含氯化物早强剂,无钢筋锈蚀之忧,对混凝土基体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同时还具有防水、耐磨性、高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冻融循环及抗除冰盐能力。
该修补料的操作非常简便,只需将袋装干粉料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无需复杂的施工工艺,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该修补料适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修复混凝土道面施工过程中的病害,还可以修复由于行车磨损、冰灾、火灾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道面损坏,以及其他混凝土构件的类似病害。
在使用该修补料进行修复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修补料拌制用水宜用饮用水,确保材料的质量。其次,在修补混凝土道面时,应采用全新模板,以保证修补后的外观美观。施工后的机具应及时用水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雨措施,避免材料受潮影响质量。材料应置于阴凉、干燥处贮存,保质期为6个月,超出保质期前需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使用时,严禁在材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外掺料,以免影响修补效果。
在修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修补面的湿润状态。修补面应充分润透,表面湿润但无明水。如果坑洼部位有积水,应用海绵或干布将积水吸干后再施工,以免影响修补材料的强度。如果修补面出现过干现象,可以用淋洒的方式重新湿润。保持合适的干湿度有助于修补材料的粘接和施工。
在进行修补时,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对于坑槽、麻面、起皮、空鼓等病害,只需将搅拌好的修补料倒在作业面上,用抹子摊平即可。修补时,抹子前进端略微抬起与地面成10°角,尽量少的次数将材料摊平,以免出现粘板现象。如果出现难以找平的情况,可以静止两到三分钟后再抹平,不得进行二次抹面。在进行修补前,施工人员最好先在小面积上预习一下,了解材料特性,掌握施工技巧。
修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生。用塑料条将修补料顶面覆盖,然后用草袋完全遮盖在塑料条上保持湿润。养生时间根据结构强度要求和预留试件强度试验结果决定,一般为3~4小时。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适当延长养生时间。养生期间,修补面保持湿润状态,有助于修补材料的强度提高。
修补完成后,根据温度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开放交通的时间。在公路中间要进行修补的水泥混凝土铺面,可以采用周边的板边做模板,而在公路的边缘处要进行修补的水泥混凝土桥面,可以使用周边的板边做模板。边缘要有木模或钢模,并采用防渗处理。对于严重破坏的混凝土构件,需要采用固定的模板,并采用防渗漏的方法。
快速结构修补料是一种高效的修补材料,能够快速修复混凝土道面的各种病害。它具有特高早期强度和终度,补偿收缩,抗裂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范围广泛,可以解决混凝土病害问题,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修补方法等。只有正确使用和操作,才能发挥修补料的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