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火力发电厂百万机组新建工程的增多,使得超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逐渐受到火力发电相关人士的重视。为了满足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要求,高位水收水冷却塔作为一种具有明显节能、降噪优势的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随着高位收水冷却塔逐步国产化后,其优势更加明显。
高位收水冷却塔与常规湿冷塔的主要区别在于取消了常规湿冷却塔底部的集水池和雨区,而在填料层底部直接采用高位收水装置。然而,在设计高位水收水冷却塔集水槽结构时,传统的平面假定计算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方法假定暗框架布置间距范围的内水压力全部由暗框架承受,导致计算出的暗框架结构尺寸偏大,忽略了集水槽侧壁共同受力的作用,计算方法偏保守,无法达到优化设计、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了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静力计算,并通过后处理对集水槽各部分构件进行内力分析及结构设计。集水槽内力分析主要包括集水槽壁板和暗框架(包括暗框架柱、暗框架顶梁、拉梁及承台梁)。通过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集水槽整体位移变形:集水槽暗框架在某一轴线变形较大,集水槽壁板在另一轴线之间变形较大。集水槽的最大变形约为14 mm。
2. 集水槽壁板内力分析:我们选取了两个跨中位置和沿集水槽高度方向进行内力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不同位置的集水槽壁板的内力情况,为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高位水收水冷却塔集水槽结构的优化设计与分析结果。这些结果对于高位水收水冷却塔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结果进行结构设计,以达到优化设计、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高位水收水冷却塔集水槽结构的优化设计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集水槽结构的内力分析和设计原理,为高位水收水冷却塔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工程师有所帮助,推动我国高位水收水冷却塔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