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026689

低渗透油藏效益 油田突破管理与技术壁垒,实现成本效益双丰收

   2024-09-01 14:10 1160
核心提示:河南油田通过创新管理模式、超前组织运行以及精细管理,在低渗透油藏的效益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操作,实现油田增产与降本的双重目标,展示了该区块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成为油田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常规油藏资源的逐渐枯竭,低渗透油藏成为了增储上产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其地层复杂、渗透性差、开采难度大,低渗透油藏的效益开发一直是困扰油田企业的难题。河南油田在集团公司首个流转区块——鄂南旬邑-宜君区块,通过创新管理模式、超前组织运行以及加强精细管理,成功应对了这一挑战,实现了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的显著突破。


一、创新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开发效益

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河南油田结合生产实际,探索并实施了“管理、技术、操作”三位一体的创新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强化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支撑,还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了现场操作与管理决策的一致性。


例如,在处理高产油井WB2-6H井突发的不出油情况时,河南油田迅速派遣技术人员到现场核实问题,经过详细分析,制定出解决方案,并组织作业队伍连夜施工,最终在短短12小时内恢复了正常生产。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技术与操作团队协同合作,有效提升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种创新管理模式还推动了油水井动态分析能力的提升,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促进了管理、技术、操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结果表明,自实施该管理模式以来,区块内的老井平均日增油量超过3吨,总增油量已经超过400吨,为低渗透油藏的效益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超前组织运行,加快新井投产步伐

为实现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河南油田在鄂南旬邑-宜君区块坚持超前组织运行,加快了新井的投产步伐。油田管理部严格遵循“一切工作都要超前”的理念,提前规划钻井和生产的每个环节,从钻前手续的办理到钻井过程的跟踪,所有工作都被精细化安排。


今年以来,河南油田在该区块的新井投产速度显著加快,前7个月内新建了4个井台,完钻12口新井,不仅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还使得WT87井台的3口水平井提前10天完钻,提前5天投产。通过这种超前组织和精细管理,新井投产的时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压缩,从而确保了产量的快速增长。


三、精细管理焕发老井新活力

老井作为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潜力的挖掘同样是提升油田整体效益的关键。河南油田在鄂南旬邑-宜君区块中,针对老井的精细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多种措施成功焕发了老井的新活力。


河南油田加强了老井的油藏潜力评价,并针对性地激活了一批关停老井。例如,通过复产偏远长停井和实施周期注水、脉冲注水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老井的产能。今年以来,WB4P1井实现了累计产油427吨,日增油1吨的佳绩。


河南油田还大力推广数字化油藏建设,通过建立开发动态数据库,实时跟踪注采开发效果的变化。这一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老井的管理效率,使老井自然递减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同时也为新井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四、持续降本增效,实现成本效益双丰收

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控制成本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河南油田坚持低成本原则,针对该区块的实际情况,实施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例如,通过创新攻关,解决了压裂返排液处置费用高的问题,实现了全链条优化,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河南油田还推广应用燃气发电机,以替代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显著降低了电费和燃料费的支出。这些降本增效措施不仅为油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其他油田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提供了借鉴。


河南油田在鄂南旬邑-宜君区块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创新管理模式、超前组织运行和精细化管理在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举措,河南油田不仅实现了日产原油的持续高位运行,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低渗透油藏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成功经验,不仅为河南油田树立了行业标杆,也为其他油田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下一篇:

佳木斯历腾空压机售后维修保养

上一篇:

打造全国冠县火锅底料排名第一的鲜香味美火锅底料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头条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58495号